*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冠达管理
IL-6≥5pg/ml和hsCRP≥2mg/L可能提升ACS不良预后。
用药小妙招
整理:Nin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风险分层可能会低估患者的不良预后,错失干预时机。因此,有必要探索基于量化生物标志物开展的预后监测方案[1]。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5)上,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J Wouter Jukema教授介绍了一项使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IL)-6对ACS患者进行预后监测的相关研究,为ACS的预后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研究结果指出,基线hsCRP和IL-6水平可独立预测接受优化他汀治疗的ACS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风险[2]。
图1:J Wouter Jukema教授(右上)和他的演讲标题
基于大型研究队列,探讨ACS预后预测因子
J Wouter Jukema教授指出,IL-6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常因感染和组织损伤而富集,深入参与人体内的多个类型的炎症级联反应,而在由胆固醇(LDL-C)诱导的ACS的炎症级联反应中,存在一个有NLRP3激活起始的炎症反应链路,该链路以IL-1(尤其是IL-1β)分泌增加为核心,最终表现为IL-6以及C反应蛋白的升高[2]。因此,IL-6和hsCRP与ACS患者的MACE风险高度相关,有可能成为预后监测的量化指标。
图2:ACS炎症级联反应示意图(图源讲者幻灯)
基于上述背景冠达管理,J Wouter Jukema教授和他的同事在比较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与安慰剂对ACS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ODYSSEY OUTCOMES研究)的患者队列中进行了预后分析。该分析共纳入了11817名具有基线hsCRP和IL-6数据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MACE,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风险。
图3:研究设计(图源讲者幻灯)
均能预测,但hsCPR预测能力更强
在入组的11817名患者最终,共1306名(11.1%)患者发生MACE,458例(3.9%)患者死亡,基线时,患者的中位hsCRP为1.54mg/L、中位IL-6水平为5.00pg/ml,LDL的中位水平为86mg/dl。基线分析指出,hsCRP与IL-6水平之间存在中等相关性(r=0.52)。
图4:患者基线生物标志物特征(图源讲者幻灯)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IL-6和hsCRP超过二分法阈值(IL-6≥5pg/ml和hsCRP≥2mg/L)时均可显著增加MACE风险,而当IL-6和hsCRP同时超过阈值,MACE风险增加更为显著,相比基线IL-6和hsCRP均低于阈值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的MACE风险可显著增加69%(95%CI,1.48-1.93,P<0.0001)。且两个生物标志物叠加所带来的风险显著高于单一因素升高,提示基线IL-6和hsCRP双高是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
图5:MACE风险分析(图源讲者幻灯)
在进一步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LDL-C水平、ACS病程以及治疗方案等混杂因素后,基线hsCRP≥2mg/L(p<0.0001)与IL-6≥5pg/ml(p=0.0003)均可有效预测全因死亡,但基线IL-6对MACE的预测效能出现丧失(p=0.21),基线hsCRP≥2mg/L仍可显著预测MACE事件(p<0.0001)。提示基线hsCRP≥2mg/L作为MACE预测指标具有更高的稳健性。
同时,即使在控制了IL-6水平的情况下,基线hsCRP水平仍然与MACE和死亡的风险显著相关,表明基线hsCRP≥2mg/L可独立预测MACE与全因死亡风险。
遗憾的是,本次分析只探讨了基线hsCRP以及IL-6水平的预测功能,J Wouter Jukema教授希望能够通过后续研究,探讨治疗过程中hsCRP以及IL-6水平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利用生物标志物来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进一步探索,如何改善hsCRP以及IL-6
基于ODYSSEY OUTCOMES研究随访4个月时的生物标志物终点分析,J Wouter Jukema教授指出,相比安慰剂,阿利西尤单抗治疗没有显著降低ACS患者的hsCRP和IL-6水平,其疗效很可能是通过显著降低LDL-C的途径实现的。这一发现为ACS的预后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改善LDL-C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降低标志物(hsCRP和IL-6)。
图6:经过4个月的阿利西尤单抗或安慰剂治疗后,hsCRP、IL-6和LDL-C水平的变化(图源讲者幻灯)
小结
这项基于ODYSSEY OUTCOMES研究样本开展的事后分析数据,强调了在优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ACS患者中,基线hsCRP是预测MACE的独立且稳健的生物标志物,而IL-6虽然也能预测全因死亡,但在预测MACE方面的效果不显著。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基线hsCRP的监测,并关注hsCRP升高患者的长期随访与风险管理。此外,该研究还指出,阿利西尤单抗的疗效主要通过显著降低LDL-C水平实现,但相比安慰剂,这一药物对hsCRP和IL-6的影响有限,提示在炎症干预领域,ACS治疗仍存在较明显的研究空白。上述结果不仅为ACS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抗炎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Haghbayan H, Gale CP, Chew DP, et al. Clinical risk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pro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1;7(3):222-228. doi:10.1093/ehjqcco/qcab018
[2]Jukema JW,et al. Independent and Cumulative Prognostic Information from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Predict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Pos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Presented at: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ngress; August 31, 2025; Madrid, Spain.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责任编辑: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