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放榜的一个例子。
兄弟俩,各有一儿子。
大哥早年到一线城市打拼,发家致富,有个叛逆至今誓与全世界对抗的儿子。儿子是艺考生,今年被一所三线城市的大学录取。
弟弟在小镇打零工,勉强维生,有个从小就懂事聪明的“别人家的孩子”。儿子是理科生,今年考上了一所一线城市985大学。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孩子大相径庭的高考结果,大哥不气愤,小弟也不得瑟。
在大哥的心里,自家娃只是不喜欢在高考的规则里“成为学霸”,但脑子清醒,认知清晰,自己的路自己选,摔一摔跤也没什么大不了,早点遇到挫折不是坏事。
展开剩余86%而在小弟的认知里,虽然好不容易考上985大学,但孩子从父母这里能获得的指引太少,还希望孩子能遇到贵人指点,未来的路能走得更顺利一点。
富爸爸+三线大学艺术生儿子VS穷爸爸+985大学理工生儿子,他们的孩子未来会走向何方?与小湾家长群(xiaowan_JZ01)的家长们一起讨论
01
哪些人对学历祛魅
只认规律和实力?
与家长聊多了,发现圈层真的是很有意思。
做生意的家长,往往思路清晰,清楚投资和回报,敢于出牌和接受结果。
他们通常认为在实战中胜出才是真英雄,与其读名校,不如拿着几百万去折腾华城融,而往往这种认知的家长,本身也非高学历出身。
而国企/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一类的家长,基本都是高考的获益者,他们会认为在高考中胜出的,也代表着相应的竞争力。
这也是广州的家长更青睐国际部的原因,一路走体制内学校,中考后看情况再定,有些早年拿到香港身份的,也多了一份港前三的备选。
在湾区的科技新贵家长也很特别,尤其是有一方在大厂工作,另一方主要以抚养孩子为主的家庭。
不少家庭因为父母其中一方的工作外派,很多孩子从小就有好几个国家的生活体验。
这一类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选择上更能结合自己的认知和孩子的性格、学力、兴趣等等一起考量。他们对学历也祛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名校+高学历是基础标配。
02
交点学费去体验真实的社会
这很重要
做生意的家长和科技新贵的家长,一类是务实,一类是见过世界,往往这两类家长对于新生事物的底层逻辑能够快速理解,并与自家孩子进行比对,得出是否应该做这样投入的选择。
例如上文说到的艺术生的家长,他表示自己也有准备好资金让孩子出国留学,包括留着给他创业的资金。
但“要让孩子凭自己的本事拿到结果,无论输赢都是体验,在未拿到结果前去托底,未来可能要托更大的底。”
有一位孩子刚去了美国纽约读商科大一的富爸爸,在孩子在暑假回来,便要求他操盘家族企业的一个项目。
“要让他练练手才行,说实话,沃顿商学院毕业又如何?在商场学历不能代表什么华城融,只有经过实战的洗礼,拿出自己的战绩才能站稳脚跟。”
在他看来,现在的二代接班接不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实在接不上,再考虑让职业经理人来运营。”
还有一位认识多年的从事私募基金的家长,发现孩子从小就对数字和钱感兴趣。
“所以我在孩子读初中时就给他开了股票账户,先放着20万,让他感受一下股市。”
在这位父亲看来,知识要学,能力要掌握,认知才是决定未来是否胜出的关键,“不敢输,哪会赢。”后来这位孩子如愿地被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现在华尔街工作。
什么样的真实社会体验项目适合您的孩子?咨询小湾的教育规划专家(xiaowan_JZ01)
03
中产拼规划,用时间赢未来
对比这些敢于让孩子输的家长,知识分子/工薪一族明显顾虑更多,光看职业属性,就知道每天按部就班、朝九晚五,数十年如一日的当打工人。
都是保本型投资的模式,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去大厂/走科研路线/考公或国企慢爬/去大学任教……
这一群体中也有不同的思路,接触过同为大学教授且三位不同年代的三位爸爸:
A爸爸 / 70后
孩子中考后转轨,现就读于美国加州的某大学,在担心孩子的毕业就业问题,是留在当地还是回来国内,没有美国身份要留在当地现在很难了。
B爸爸 / 80后
孩子正值小升初,他认为要不就举家移民到海外重新开始,要不就让孩子在国内经历完高考后他自己再做决定。
C爸爸 / 90后
孩子幼升小,他表示国内的公办学校也很不错,“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让孩子从小在真实社会中生活,这很重要。”他目前也不接受“鸡娃”的养育模式,而是认为要结合孩子从小呈现出来的兴趣和性格,进行综合规划。
一眼看上去,C爸爸似乎更不纠结,原因很简单,他认为规划才刚刚开始,时间还很长。
拿着这三个案例去问一位曾在海外某中学任创教近二十年的国际学校校长,她表示0-6岁往往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阶段,通常天赋型选手在这个阶段的天赋会通过若干种表达,让家长看到——
她还说,每个孩子的言谈举止上,写满了养育者的学历、素养和认知水平——
在孩子的人生早期看得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加以引导培育,拼的是家长认知水平和发现能力; 不说教,只讲故事,在事件中和闲聊中进行价值观输出,拼的是家长的高情商和沟通能力;看来所谓的教育成功,并不是学习好,上个好大学,再找份好工作。
而是认清阶层,积极学习,迎合变化,适应任何挑战和不同的生存环境。
对于赢在起跑线上的定义,也不再是用成绩或学会多少种技能的评价维度了,而是综合式的规划,以及更深层的学习,比如抗挫力学习等等。
EDUTalk家长沙龙即将开启,我们将深度解析这些案例背后的逻辑与路径,为您提供一份清晰、可靠、可执行的“留学+身份”综合规划方案。(xiaowan_JZ01)
- THE END -
文字 | Megan
编辑 | 炫铮
审核 | 超逸
配图来自网络
发布于:广东省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